吸毒成瘾的主要观点

2022年12月5日20:54:05吸毒成瘾的主要观点已关闭评论

成瘾心理心理辅导

如果我们不是根据“停药综合征”,而是根据“行为的”和“心理的”方面来定义吸毒成瘾,并将其定义为不顾一切地沉溺于得到和使用毒品,那么这种模式是否也能用来描述其他行为?一个男人一天几次逛妓院,一个人整天吃大量的食品,或者一个人对每场足球、篮球、赛车、赛马都下赌注,一个人每天花数小时时间考虑赌博和从哪里弄到钱再去赌,难道这些人的行为不应当被认为是成瘾吗?过量吃东西、赌博、纵欲,这些行为与使用毒品有相似之处吗?

生理或大脑化学的一些共同变化、一些共同的人格特质会导致任何或更多的这类上瘾吗?所有这些适合与之格格不人的社会和精神需要吗?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正在努力找出共同的线索、讨论“沉溺”这种共同成瘾过程或失调的一系列千变万化的行为表现。

特别是由于化学依赖性,许多人认为似乎物质本身是上瘾的原因。当然某些毒品比其他毒品更容易引人成瘾。例如,人们普遍相信,海洛因和快克可卡因特别容易使人上瘾,所以许多使用者变为其奴隶。相反,偶然使用大麻的人说,他们可以控制自己何时用或何时不用。对动物进行的自我控制实验支持这种观点:老鼠和猴子很容易学会自我注射海洛因或可卡因,但还不能证明动物可以为了使用大麻而去按动实验装置。我们是否可以据此解释说,有些毒品能“使人上瘾”,而有些毒品则不能?我们已经知道,以前这种看法很流行,并在制定控制那些使人上瘾的毒品的立法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当然,20年代立法禁酒也缘于这种看法,人们认为酒精是许多社会问题的主要罪犯。

现在需要搞清楚的问题是,虽然某些毒品比其他毒品更容易导致一个人成瘾,但却不知道这两种毒品之间的区别是什么。或许酒精是严重的化学依赖的最基本因素?大多数喝酒的人没有上瘾,也许有10%喝酒的人形成过量饮用的习惯。

与流行的看法相反,许多既使用海洛因又使用快克可卡因的人,一个星期只使用几次或更少,并非每个人都不顾一切地使用毒品。与另一些人的看法相反,极少数使用大麻的人反而上了瘾,想戒也戒不了,而自愿求助于戒毒所戒掉毒瘾。对有的人来说,使用什么毒品都能“上瘾”,而有的人使用哪种毒品都不会上瘾。这样,毒品本身并不能成为上瘾的全部原因。

当我们将成瘾这一概念扩展至如赌博、纵欲、嗜吃这些活动时,似乎眼难完全责备这些活动本身,因为许多人并未表现出对这些活动的成瘾模式。有些活动可能比其他活动更容易使人上瘾,不过很少有人对填写所得税单上瘾,而在赌博的人中,上瘾的比例较大。由此看来,如果认为某项活动是由于其本质就能“使人上瘾”则是错误的。

当人们发现某种化学品会形成依赖时,就倾向于赋予这种化学品一种性,将行为发生的动机归咎于它,当我们不管是听吸毒成瘾的人描述毒品的影响,还是听复原的吸毒者与力图毁灭他或她的毒品进行斗争,毒品似乎都呈现了几乎人所具有的所有特征。我们所有的人都认识到这做走得太远了,但是类推是如此有力,以至于它渗透到我们的思想中。嗜酒者匿名救助协会(A.A)成员常常这样描述酒的特点“狡猾、令人迷惑、不可抗拒”,一致认为面对酒这个敌人,他们显得软弱无力。那些寻求禁酒,禁止使用可卡因、大麻、海洛因和其他毒品的人,多年视毒品为邪恶的力量,一直想要“妖魔化”这些东西。关于“毒品的战争”的概念就部分地反映了这种看法--毒品是邪恶的,必须进行反对毒品本身的战争。

吸毒成瘾是生物学方面的问题吗?

近几年来,人们对以下的可能性越来越感兴趣,即所有成瘾的行为可能都是大脑中某些共同生理或生物化学的活动。例如,许多理论家最近将关注的焦点集中在多巴胺上,它是大脑重要的神经传导者之一,一些人相信它确实在积极强化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认为任何毒品的使用或其他具有令人愉快和激励性质的活动,都在大脑的某个特定部位释放多巴胺的观点将在第五章详细探讨。虽然这个理论在对动物进行的实验中得到广泛验证,而且有大量的证据与它一致,但仍有不容忽视的证据证明这个观点太简单,因为大脑其他的神经传导者和部位也很重要。最近引起极大关注的对可卡因使用者所做的各种大脑扫描试验显示,可卡因广泛地分布在大脑的许多部位活动,其中包括我们已经知道的多巴胺丰富区域以及一些尚不知道的区域。

虽然这些研究显示了可卡因产生的或者认为是可卡因产生的某些生理反应,但是在验证成瘾的可能的生物原因方面仍然没有用。一个留待解决的问题是,使用可卡因但还未上瘾的人的大脑,是否显示出与那些已上瘾的人的大脑具有不同的反应。归根结底,如果不同是可以通过实验得知的,那么这种技术最有力的展示将依赖于大脑扫描,不管那个人是否已经成瘾或者正在处于成瘾的过程中。以前有关成瘾的许多生物理论未采用这种检验:遗传生理学和生物化学至今还不能可靠地预言谁会成为嗜酒者或任何其他物质成瘾者。

有使人上瘾的人格吗?

也许“人格”可以解释为什么有的人吸毒上瘾而有的人则不会。人格是多年形成的一系列复杂的特质和态度,部分地是特定经历的产物。是否在吸毒成瘾的人中存在可以看见的共同人格要素,而在其他人身上看不见这些要素?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已经进行了数十年,不过仍存在争论。与许多对反复吸毒或复原的吸毒者的研究相联系的一个问题是,不可能知道酒精或其他毒品是否改变了一个人的人格。对后来成为嗜酒者的大学生进行的人格测试追溯研究显示,他们具有“正常”的全部人格特征。但是他们更倾向于独立、反对刻板、好交际和爱冲动。请注意“倾向于”这个词汇。在所有这些研究中,虽然在嗜酒群体和非嗜酒群体之间存在统计学的差异,但是却没有显著的重叠。再次强调,人格因素可能会起一些作用,但不是造成嗜酒或其他使人上瘾行为的惟一原因。

吸毒成瘾是家庭混乱造成的吗?

虽然几乎没有什么有关的科学研究,但是对个体成瘾者首先是酗酒者生活的考察,揭示了成瘾者某些典型的家庭模式。例如,一个家庭有一位酒鬼家长,那么当他醉酒而不能上班时,他的妻子就很可能给他的上司打电话说他病了,或者当他无法出席晚餐或聚会时,向家里人和朋友道歉,而且一般来讲还要照顾喝酒后什么也干不了的丈夫。家庭所有成员都设法保守秘密,孩子也不例外。据说,在功能障碍--即个体成员调整自己适应由酗酒者表现而形成的需要的那种功能--的家庭中经常发生酗酒行为,这种状况将很难仅靠酗酒者个人来单独改变其行为,因为若有所改变就会打乱家庭现有的秩序。

有人猜测,特定的家庭结构也许确实会加强酗酒行为的发展。例如,其他家庭成员照顾那些依赖于他们的人的“相互依赖的”需求,可能纵容了酗酒行为。

在很多文章中,人们描述了生长在“酒鬼家庭”中的儿童所受到的影响,有一些证据表明,即使是成人,他们也会表现出某种人格特征。“酒鬼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儿童”也许更容易形成功能障碍的关系,并且酗酒的可能性更大。有证据表明,这种影响具有统计上的趋势,但并不是十分有力的。或许不幸的是,一些父母都酗酒的孩子已经接受了“成熟儿童”的角色,并根据那种地位试图解释自己的整体人格和他们的所有困难。

吸毒成瘾一种疾病吗?

同意成瘾是疾病模式的最重要理由是建立在 A.A创立者体验的基础上,这将在第十一章中探讨。简单说来,精神病学家都认为,酗酒是一种仅次于人体其他功能失调的疾病,如神经病或抑郁症,他们常试图治疗造成失调的病因,同时鼓励酗酒者努力“戒酒”。A.A的创办人相信,酗酒本身是主要的问题,这点需要认清,并接受直接的治疗。这也就是一些人坚决主张酗酒是一种疾病的理由。

另一方面,皮勒(Peele)和其他人争辩说,酗酒不具备某些典型医学疾病如结核和梅毒的许多特征,我们无法用X射线或血液鉴定来找出产生酗酒的原因,也没有办法根治其病因和消除其症状--我们确实不知道造成酗酒的根本原因,惟一能掌握的就是过度饮酒的“症状”。进一步说,如果吸毒本身是一种疾病,那么赌博、纵欲、嗜吃也将被看做是疾病或者是疾病牺牲品的成瘾,这样反而会模糊我们对正常疾病概念的理解。马尔拉(Marlatt)和K.弗罗姆(K.Fromme)指出,吸毒成瘾在很多方面像疾病,但并不是说它就是一种疾病。按生物精神社会学(biopsychosocial)的看法,吸毒成瘾可能与生物、人格、社会关系或者它们的结合而产生的机能障碍有关。如果用一种疾病模式来进行解释,认定所有的成瘾有一个统一的原因,那么这样一个模式就过于简单了。如果我们的疾病模式包括如高血压——我们知道,它是由遗传、饮食和锻炼水平以及其他医学条件的相互作用造成的——这样复杂的医学病症,那么,这种模式或许更是一种相似物而已。

对成瘾性功能失调的判断

我们怎样知道,一个人饮酒、吸大麻或喝咖啡就是对那种物质的上瘾呢?“不顾一切地浸人”的概念有点主观——我们是否在说一个人什么都不干,只想得到毒品,使用毒品,享受毒品产生的效果,或者是说吸毒是一个人所做的最主要的事情,或者是一个人使用毒品远远超过对这种物质的“平均”使用量??我们如何区别那些谈论葡萄酒,花时间和很多钱购买葡萄酒,且不断品尝葡萄酒的葡萄酒鉴赏家与那些每天饮酒过度以致中毒的人呢?我们可以用一种“正式”的诊断方法来检验两者,诊断方法来自美国精神病学会出版的《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由于争论的问题围绕酗酒或成瘾的定义,这本手册在其标准中描述了“物质依赖”,它包括耐药作用和身体依赖;还描述了“物质滥用”。手册使用相同的基本标准,不管该物质是酒精、海洛因、可卡因、烟草、某种药物,还是一种吸人的溶剂。手册也描述了物质中毒和物质停用的标准。


本文摘取《毒品、社会与人的行为》一书,感谢复旦大学社学会研究人员博导陆女士赠与我们本书。因本书现已很难买到,故复制到本网站供朋友们参考(2001年10月第一版,中译本)。本书第一版于1972年发行,但放在今天仍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毒品、社会与人的行为书籍目录

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