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况真的改变了吗
毒品使用并非新问题。正如我们在后面几章将要看到的,几千年来,人类一直在饮酒和使用植物衍生的药品,最远可追溯至人类首次出现在地球最早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显示,某些药品不仅只用作治病,还用于消遣。些高度发展的古代文明中,那些对精神起显著作用的植物在经济和宗教面发挥过重要的作用。也有证据表明,某些人总是过量使用、误用或者滥这些东西。
在现代社会,药品的作用甚至与一百多年前也有极大不同。药理学和医界发生的革命性变化,改变了我们对药品的看法。另外,近代文化革命也响了我们对药品和药品使用的态度和行为。
四次药理革命
100年前,大多数美国人对医学的看法完全不同于今天。那时只有极少药品具有较强的功效,被用来治疗各种各样的小病。一种药物只能专门一种疾病的想法只是人们的幻想。结果,多数人不太相信药物的作用,并很小心地使用这些药物。药理学上的几次重要进步,确定了现代社会人们的态度。
第一次药理学革命使一些主要流行病得到有效的控制。19世纪,巴斯(Pasteur)、詹纳(Jenner)、科施(Koch)开始使用疫苗,对社会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天花这种可致人死命的疾病几乎完全被消灭,其他一些严重的疾病实际上也不复存在。
今天,当我们用疫苗治疗白喉。小儿麻辨,百日咳时,这些疾病对我们已很陌生了,通过培养特殊的疫苗,现在我们电可以预防麻疹、流行性腮腺炎、破伤风。疫苗使公众确信,医学有能力产生高效药物,并完全可以选择对人类有益的作用。
第二次药理学革命推出了抗生素:“磺胺”类药品。青霉素和其他药物。最先证明这些药物的疗效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这些药品每天都在挽救人的生命。抗生素类药品不仅消疗早先令人恐惧的疾病,如梅毒和肺炎,而且值预防和治疗因受伤和外科手术引起的感染,既能保往生命也能保住肢体。抗生素使人们确信,药品够得治疗严重的疾病。现在我们希望生病时到医院,由医生给我们开药,而这些药品能治好我们的病。
前两次药理学上的革命对我们的影响太大,也非常接近每一个家庭以至于我们不知道该如何称赞它们的重要性。
第三次药理学革命与前两次不同,这次革命始于50年代的精神药理学(psychopharmacology)的发展,其中最重要的事件是推出治疗精神病和主要的精神错乱患者的抗精神病药物。这些药物使许多长期住院治疗的病人得以康复,并有助子我们重建在各种层次上治疗精神病的手段。这些药物对人的精神过程起得大作用,由此对我们的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而这是一个我们极少研究的问题。由于精神药理学的进步,我们开始接受这样一种看法,即药品能对人的大脑、情绪和感觉产生强大和有选择性功效的作用。也许50年代发生的精神药理学革命为60年代的“幻觉剂”体验建造了一个发展的舞台。
第四次药理学革命,即口服避孕药的产生,对发生于50年代而至今还没有稳定下来的性解放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口服避孕药使那些未婚而发生性关系的男女不必担心怀孕,这大大有助于60年代至70年代自由的发展。一个已婚妇女第一次能够把握以前那种婚后最初几年会多次怀孕的生活,从而可以不间断上学和发展个人的事业。也许没有“避孕药”,社会也会发生变化,但我们都开始考虑将“计划”这个词用于怀孕和生育。
实际上,这个控制性因素可能就是口服避孕药对人们如何看待药品的最深入和最微妙的影响之一。由于使用口服避孕药,从而清楚地表明被标上药品这种名称的强有力的化学药品不是被用来预防和治疗疾病,而是被健康的人用来使身体得到某种化学控制。这也许为60年代使用化学品来控制情绪和精神铺平了道路。
近代文化的变迁
美国带着对未来的信心挣脱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束缚,未来并没有因铁幕政治、朝鲜战争和到处发生的经济衰退而失去光彩。经过30年代的济萧条和40年代的战争之后,似乎一切都在蓬勃发展。这正是美国持续发展、建设未来的时机。那些在战争期间,当电影里出现美国国旗就欢呼跃地睁大明亮眼睛的男孩和女孩已长大、结婚,并移居到郊区。他们知怎样领先,公式很简单:拼命工作,这样就会领先。生活的改善意味着更好的家庭、一辆新车、让孩子上大学。蓝领工人也得到了应得的那份。
在50年代,矿工和组装线上的工人挣的薪水够付一个家庭的房租、养一辆车,还能剩下点儿钱买台电视机。这就是美国人较好的生活,他们的孩子应该会更好!
60年代初,当战后婴儿高峰期出生的孩子长到十七八岁时,美国社会经历了一个迅速的变化。那些生长在富裕环境中,从未担心过贫困和饥馋的孩子,根本不理解驱动父母进取的雄心。这部分原因在于,电视和信息时代使他们清楚地看到父母建立的社会远没有那么完美。特别是在60年代,以种族隔离学校、公共交通、旅馆、洗手间和餐馆以及不平等的投票人登记程序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制度化种族歧视一直存在。拼命工作会带来好生活的远景显然不再适用于每个人。
在这方面,越南战争起了主要的作用。
人们要问,为什么我们要到越南去冒险?谁是好人,谁是坏人,为什么?人们自觉接受的信念不再是工作。那时到了调整美国社会,并使之开放的时候。我们需要更多的理解,接受那些不同的东西,而不是更整齐划一和更物质主义。这样就产生了60、70年代宝瓶座(Aquarian)时代轻松一代的伦理道德。部分由物质的成功来表明一个人价值的所谓新教伦理道德,被一种关注人们如何回答生活的体验、如何与他人相处的更具有存在主义思想的方式所取代。
和平、博爱、幸福就是他们的口号。存在而不是拥有,是年轻一代哲学的基本组成部分。要像宝瓶座运水人那样给予他人,但首先要了解自我、形成自我、体验自我,如果有必要,就通过毒品来达到这些目的。
社会的钟摆摆得更远、更快时,它还会再次摆动回来,这个道理也许是正确的。也许这正是每个新一代美国人要拒绝父母来锤炼他们的价值观念。但为了抵制宝瓶座时代,你必须得系紧安全带,找准目标,这就是70年代末的美国人开始做的事情。当大量战后婴儿高峰期出生的人进入30岁后,开始转向保守主义,并开始构建他们早先批判的现存社会。扩大个人自由和公民权利的要求则蹒跚踱步,陷人困境。
美国社会的精神状态相当迅速地发生了变化。一项在1981年底对平均水准以上的高中学生进行的研究发现,与一两年前相比,转向保守主义的学生增加了20%~30%。80年代的美国变得难于容忍差别、外国人、色情描写、使用毒品以及年轻人质疑美国传统的价值观念。国会辩论宪法修正案禁止焚烧美国国旗。
70年代对违反毒品法的惩罚有所放宽,现在这一法案则增加和扩充了惩戒条例。70年代许多州降低了饮酒年龄的下限,现在则再次提高到21岁。与整齐划一和物质主义一起,权威又回来了。人们指责大学生只注重学位的金钱价值,而不是学习的体会。
如果70年代是“嬉皮士”的10年,那么80年代就是“雅皮士”的10年。这些雅皮士们年轻,有进人高层社会的专业技能。以某些人的观点,理想的雅皮士有令人羡慕的职业、时髦的服装、一辆高档轿车、一套高级公寓。无论结婚与否,雅皮士都与像他或她一样有好职业和时髦服装的异性保持着具有丰富意义的关系。
模式化的80年代的美国人,比老一代更关心个人的健康。运动鞋、爵士舞、健身中心和家庭锻炼器械,就是那个时代变化的最显著的标志。可以预料,这些具有健康意识的人将很少吸毒,他们可能喝啤酒、低度酒、没有咖啡因的咖啡和在大众中迅速普及的软饮料。随着人均对糖和牛肉摄取量的减少,人们对酒和香烟的平均消费水平也有所下降。不过刻板的雅皮士也有等级观念,他们用进口瓶装水来解渴,设计精巧的进口巧克力和奶酪的销售量也增加了。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尽管昂贵的进口啤酒所含的酒精和卡路里要高于美国当地生产的啤酒,但销路仍然很好。
由此看来,雅皮士似乎有能力平衡健康和些许自我放纵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如果只是对漂亮的、昂贵的东西放纵一点。在这种情况下,什么才是这一代人主要的、新的毒品滥用呢?
直到80年代,许多人认为的相对安全和未上瘾又是什么?是被电影、电视、体育明星使用的那种昂贵的、有魅力的药品吗?一种毒品不是要扩展意识,而是给与更多的能量、精力和竞争力吗?
“可卡因”(coke)就是这种东西!(不是那种红色和白色罐装的可口可乐)
回顾和总结过去10年的特征,要比描述正在发生变化的现在容易得多。90年代会是守旧的80年代的继续吗?或者再次摆回去?截止到90年代末的情况:大麻的使用增加了,两个州允许大麻在医疗中使用。现在惟一的问题是,美国社会的钟摆将要摆多远、多久。
本文摘取《毒品、社会与人的行为》一书,感谢复旦大学社学会研究人员博导陆女士赠与我们本书。因本书现已很难找到,故复制到本网站供朋友们参考(2001年10月第一版,中译本)。本书第一版于1972年发行,但放在今天仍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