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丁和妈妈
尽管小丁的妈妈对他准备独自生活不大放心,担心他在外面会吸毒,但她还是同意他独自在外面租房子生活,妈妈一直为小丁有聪明的脑袋和体面的工作感到骄傲。不幸的是,独自租房的小丁改变了他的生活方式,每次回家会让家里的气氛变得越来越不友好,小丁和他母亲之间争吵不休。
掌控生活的权利
坐在驾驶座上需要做两件事。一是你相信自己有权开车,二是相信自己有能力驾驶。
有时候帮助吸毒成瘾的亲人最有力的方法就是退一步,照顾好自己。试想一下,如果你用生气,害怕,或沮丧来面对患者,这真的能帮助他吗?当这些负面情绪出现时,你就会丧失保持冷静并清晰的思考能力,而帮助患者戒毒所需要的正是冷静和清晰的思考。如果你牺牲了自己的幸福只为了照顾患者,那么谁能来帮助自我牺牲的你?
在毒瘾患者的家庭中,患者的吸毒问题破坏了家属的自尊和自信,这种情况比较普遍。对生活失去控制能力的人总在寻找发泄的对象,这就是你的毒瘾亲人。而最容易被发泄的对象就是和他最亲近的人,这个人无疑是你。比如“要是你不那么唠叨,我就不吸毒了”或者“少来管我,你不会明白的”,一月又一月,一年又一年,你的自尊受到了严重的破坏,直到你开始认为他吸毒是你的问题。你的痛苦随着亲人一次次的吸毒逐渐增加,而你帮助他戒毒的能力逐渐消失。
你不要再自责了。不管吸毒的亲人(或其他人)对你说了什么,他吸毒不能成为你的错误。
真的,这不是你的错,你的行为虽然对患者吸毒的生活模式有影响,但他沾染毒品并不是因为你,你也没有让他去吸毒,何况并不是每个人都会用吸毒来应对生活的压力,用吸毒来应对生活压力的人是非常非常少的。
即使你不是完美的妻子、丈夫、父亲、母亲、儿子、女儿,这也不是让他接触毒品的原因。反正,患者的第一次吸毒不是你造成的,因为不管怎么样你是不会让他去吸毒的,你也不应该为此付出代价。事实上,你越早停止对患者的补偿,并开始照顾自己,你就会越早有精力以更积极的方式与他生活相处。这既对患者的戒毒有利,也帮助你为自己、患者及家庭找到一种更快乐的生活方式。如果你真的爱你的患者,那就先爱你自己。
这不是你的错!
是不是很熟悉这些想法:我不知道如何帮助他;其他人能帮助患者戒毒成功,为什么我不能?我是不是哪些地方做的不好?当你在一段麻烦的关系中度过数月数年,直到开始怀疑自己,这种现象是正常的。然后你再把这种自我怀疑和患者对你的指责,以及接受到的外界信息微妙的结合起来,你不可能不感到内疚。
回想一下患者在这一切发生之前的样子。还记得他的毒瘾是怎么越来越严重的吗?能回忆起刚发现他吸毒是什么时候的事吗?他的情绪变得反复无常,难以预测,共同享受生活的乐趣也减少了。他是不是老把他的麻烦怪罪于你?
认真思考回答这几个问题:你想让这些消极的事情发生吗?你有没有让你的患者吸得越来越多,直到毒品开始控制他的生活?你强迫他吸毒了吗?你身边其他人都吸毒吗?
当然不是,这不是你自找的,也不是你造成的。
他吸毒这个黑锅,你不能背,你只能为你所做的事承担责任。你和他之间的身份关系并没有使他变成吸毒人员。每个人对生活压力的反应都不一样,有些人会打羽毛球或慢跑,有些人会打沙袋,有些人会咆哮,有些人会喝酒,还有一些人吸毒。每个人面对生活压力的反应都有点不同,而你的亲人选择吸毒。所以,是时候让自己摆脱困境了。毒品是你生活中的问题,但你不是这个问题的根源。
你有掌控自己生活的力量
这么说吧,其实掌控双方的关系是在你能力范围内的,当你根据制作好的患者吸毒模式路线图开始行动时,你会开始看到你的能力,你将会相信自己有这种能力。
如果你换位思考下,识别他人的行为模式,那就更容易看到自己的行为模式。仔细研究以下场景和随后的两种反应。
小丁大半夜回家,他告诉妈妈他的车出了问题。妈妈很清楚他吸过毒了,他的车根本没问题。妈妈厌倦了他这些低级的谎言……
第1种反应
……她对他大喊大叫,指责他撒谎。小丁尖叫着说她疯了,然后摔门走了。妈妈知道他还会在外面吸毒。
第2种反应
……她决定再也不能忍受了。她说:“丁丁,你这段时间不对劲,大家都心知肚明,但你对我撒谎让我很不开心。当你睡醒后,我想和你谈谈这件事。我先去睡了。”妈妈走进卧室时,小丁扑通一声坐在沙发上,开始玩手机。
第1种反应,妈妈就是在火上浇油。小丁大半夜到家,开始为自己辩护,妈妈的反应相当激烈。通过发脾气,她让他很容易做出和她一样的反应。尽管妈妈可能对“痛快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感觉更好,但对于改善他们的关系,帮助小丁戒毒,或者改善自己的生活起不到任何作用。如果这种喊叫和唠叨能有效果,小丁回家的那天就不会吸毒了。
第2种反应显示了妈妈的行为对小丁产生了一定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她没有引发矛盾。妈妈通过保持冷静,让小丁知道她的想法,而不是指出他的问题,并且表达了自己的意思,避免了将双方的沟通升级到争吵,也降低了他再次吸毒的风险(至少不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再次吸毒)。当然,小丁也可能会选择去找那些吸毒的朋友,但他不至于把自己的吸毒问题归咎于母亲。
就像妈妈的不同行为对小丁的行为能产生不同的影响一样,你的行为也会对你患者的行为产生积极、消极或中性的影响。在接下来的练习中,探索你的行为会如何影响患者的行为,练习完成后,请思考如何在和患者互动的过程中保持冷静的头脑,避免对抗和冲突(但不是逃避吸毒这个问题),不对他的吸毒行为承担责任。同时,寻找积极而不是消极的方式来表达你的想法。
例如,你想让他在进屋前换上干净的鞋子,你可能用否定的语气告诉他:“在你进来之前,请把脏鞋子脱下来,换上干净的鞋子,我不喜欢地板变脏”。换一种积极的充满爱意的说法来改变状况:“麻烦你在进屋时脱下鞋子,我做家务活也会轻松点,谢谢你。”说这类话对你来说可能有点别扭,但你能做到,可是患者就很难做到以及花精力来换位思考。你要记住,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如果你想让对方接受你的改变,请保持积极的互动。
下面的练习中,我们要求你分析如何减少患者不良行为的可能性。先看一下孙伟的妻子如何发现她影响了他的行为。
描述你的患者做的一件让你反感的事,你希望他停止这样做。
孙伟在吸毒之后,会一整夜不睡觉,直到第二天中午甚至是晚上才呼呼大睡,而且要睡上1天1夜,耽误了很多事情。
再讲讲你会做什么,能让患者没多久又吸毒,或者马上又复吸。
我不理他,不和他说话。他跟我道歉,我也不说话。他就会生气,没多久又复吸。
你会采取什么措施,让患者不大可能做出这种反感的事情,或者能改善这种情况。
我会说,“谁都知道毒品的危害很大,但我真的想听听你说点什么。当你感觉好些的时候,我想和你坐下来好好说说,做一个充分的沟通。但你现在看上去不舒服,我也是一肚子气,我们吃晚饭时再谈吧。”
在第二个回答中,孙伟的妻子表达了她的感受,也让他知道她愿意在双方状态好的时候再讨论这个情况。妻子冷静的话语与推迟的讨论,这使得他们之间将会有一个新的沟通计划,但她并没有低估事态的严重性。妻子这么做能够让自己变得主动而不是被动——如果你想有一定控制力并增加达到目标的可能性,这么做会让你处于有利的位置。
行为的控制力
你可以模仿下面的的练习,并将你的答案写在你的笔记本上。
第1步:描述目前有哪2件事情是你希望患者不要去做的。
1 当他半夜回家时,会撒谎去了哪里。
2 当我告诉他不要再吸毒时,他会嘲笑我在开玩笑。
第2步:描述你可能会做什么,让你的患者更有可能做出你刚才希望他做出的行为,或者让情况变得更糟。
如果我和他争辩,如果我让他呆在家里不要出门,以及有时候对他说想帮助他,然后他会很生气。要是我哭了,他还会继续挑我的毛病。
第3步,描述你可能会采取的措施,让他不太可能做出你刚才描述的行为,或者让情况好转。
当我生气了,我就走开。他不会跟着我,他也只能闭嘴。如果我把他这些情况告诉她的母亲,他也许不会这样子了,但是我从没有过和他提起过他的母亲,或许值得试试。
恭喜你,你刚刚设计了你的第一个“行为干预”,这是一个专业性词语,指的是你所计划的(你的)行为将朝着你期望的方向去改变他人(你的患者)的行为。现在,你知道了如何使上述你所描述的情况变得更糟与如何变得更好。
下面还是练习,看看你能学到点什么?
描述你的患者做的一件让你反感的事,你希望他停止这样做。
每当我们一家和丈夫表弟一家聚餐的时候,丈夫和他的表弟总是不断喝酒,直到喝成大舌头说话,最后就会找借口和表弟出去醒酒,我根本拦不住他们。他们去醒酒其实就是再找个地方吸毒。如果不喝酒,他是不至于去吸毒的,他喝酒后的自控力很差。
再讲讲你会做什么,能让患者没多久又吸毒,或者马上又复吸。
这种情况有好多次。每次我看他又要开一瓶酒时,我就开始抱怨起来,双方就发生争执,最后让我很难堪。记得有一次餐厅的老板过来劝架。
你会采取什么措施,让患者不大可能做出这种反感的事情,或者能改善这种情况。
首先我要提醒自己,丈夫的行为对我没有影响,然后我在深呼吸后,对他说:“我知道你喜欢喝酒,但对我来说重要的是今晚不要再开一瓶了,能为我这么做吗?”如果他坚持还要喝下去,我会说“如果你今晚选择喝很多酒,那是你的事,不过我不必坐在这里看着你,我现在就回家了,等你回家后,我再和你说这个事。”
在这个案例中,第一个反应和第二个反应之间有几个重要的区别。首先,妻子让丈夫失去了冷静,她的反应说明她要为他的行为负责(不然妻子怎么会难堪呢?)。相比之下,第二个反应让妻子远离丈夫的行为,这倒使得她冷静了下来,避免了冲突。她先得照顾好自己(提醒自己,他的行为对我没有影响),这样她就不会发脾气,也不会给他再开一瓶的借口。然后她表达了自己想法,并要求他不要再开酒,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她就脱离这个局面。重要的一点是,她的行为给了丈夫改变的机会,却不失面子,同时保护了她自己。
这不一定会按照你所期望的结果发展,但肯定能确保你不会陷入消极的模式,并开始建立新的计划。
当你考虑如何影响患者的行为时,请记住以下几点:
如果你生气了,你就会对自己的行为和事态失去控制。实际是你在控制吸毒。
只要有可能,你的话语表达要尽可能积极正面,就会更容易被听进去。
了解每种情况是很重要的,不管它是好的,坏的,还是丑陋的,同样重要的是你不要悲观的去看待,不要小题大做。换句话说,你要着眼于现在,不要把你在今晚的失意放大成整个生活的毁灭。在任何情况下,当你把一个事件看成是灾难就会引发极端的情绪失控。
当你每次在改变面对困难情况的反应方式时,都会有所进步。可能有时候不完美,有时候才起了一点点的作用,或者根本没用,没关系的,你做过的努力都会减弱你过去养成的消极的、无益的习惯性反应。你每一次用心的改变,都值得你为自己点一次赞。
在前进的过程中,每天提醒自己,你能掌握改变自己行为的能力,并且你的行为可以帮助你所爱的人改变。掌控权就在你的手里。
你在本文中要学习的就好比是转动车钥匙来发动汽车,如果你发动不了,给你最好的发动机也没用。同样,如果你不相信自己有权利和能力掌控自己的生活,就算告诉你最有效的方法,你也无法使用。所以,务必牢记,你能够改变你对患者的反应方式,这会给你的生活带来积极的变化。
回顾
拒绝为别人的行为负责,做到这点对你来说毫无问题。
像侦探一样细心寻找你自己有哪些对患者行为的反应是能够改变的。在这个过程中,你将会逐渐掌握一些技巧来帮助你改变自己的反应方式。不过,要先识别在哪些互动中可以应用。
小雯和陈建:一种新的爱
小雯觉得有责任保护孩子避免受到陈建吸毒所带来的伤害,包括他作为孩子的坏榜样。她觉得有责任帮助陈建因为吸毒所耽误的事情安排妥当,她也觉得自己有责任保护他不受到其他家庭成员的鄙视,以及她认自己的唠叨也会造成陈建吸毒,对此也负有一定责任。她甚至认为要为自己的悲惨经历负责。不过,情况开始变化了。
小雯问自己为什么这都是她的责任。她觉得孩子是她的责任,但对于别的事情,她实在想不出一个理由为什么是她的责任——帮陈建收拾烂摊子。特别是,没有理由为他的吸毒及引发的状况买单。在陈建的生活中,其他人对他的爱要比小雯少的多,而陈建从来没有对此在意,这的确找不出证据来证明陈建吸毒是小雯的错。
小雯认为,她对陈建这么负责的部分原因是她非常爱他。不知是什么原因,她承担起了和生活从和谐转变成可怕的责任,并且一直在努力解决这个问题。当她最终接受了责任不在于她的时候,发生了两件事。
一是她不再自责,可以喘口气。二是她的头脑清醒了,她能理性地思考实际可以控制的事情。她发现,她对陈建的爱可能是照顾好自己的动力,这样她就有精力改变她对待他的方式。通过这么做,小雯摆脱了无止境的内疚和愤怒,开始了一条通往更美好生活的新道路。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