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与吸毒成瘾患者共同生活相处 是严厉的爱 还是纵容

2016年4月11日13:24:17如何与吸毒成瘾患者共同生活相处 是严厉的爱 还是纵容已关闭评论
摘要

理解有关上瘾本质的一切对于吸毒成瘾者共同非常重要。如果你理解了成瘾以及形成人们对待成瘾态度的众多质疑和普遍错误,你就能更好地处理成瘾带来的人际关系问题。

苹果笑脸

更多理解有关上瘾本质对于与吸毒成瘾者共同生活非常重要。如果你理解了成瘾以及人们对待成瘾态度形成的众多质疑和普遍错误,你就能更好地处理成瘾产生的人际关系问题。

如果你一直关注绿橙丝带,现在的你与以前看待吸毒成瘾行为的结论肯定是截然不同了,现在的你已经能以一种新视角看待吸毒行为与吸毒患者,我们就能以客观的眼光重新审视有关吸毒成瘾的一些普遍观点。(如果你刚关注绿橙丝带,请把以往的文章都看一遍,以便很好的理解本文)(如果你刚关注绿橙丝带,请把这篇文章看一遍:《一个既合理又通用的戒毒步骤流程》)

不论何时,只要我们的行为是强迫他人以某种方式行事时,对方就可能会(思想)抗争,不管我们请求的是什么。不管对方是3岁还是93岁,似乎都是这样。

“严厉的爱”

我们就从一些一般看法开始。如果吸毒成瘾被看做成一种道德缺失,成瘾者被看作是品行不好的人,那么对成瘾者严厉管教也许有道理。毕竟,当对方看上去十分懒散或心不在焉时,斥责或对其行为加以限制对于他们改邪归正有时候还是有一些效果的。有的甚至采取回避或者忽视对方的方式对待,直到使他(她)自己明白过错而做出主动的改变为止。可是这些做法适用于吸毒患者吗

我们知道,成瘾是一种脑部疾病,仅仅以道德来归类定义是无视病患事实的偏见。首先它在心理上同属于强迫性的行为,如其他强迫症行为如强迫打扫卫生、强迫锻炼、强迫购物等,都是一种情绪问题导致的症状。没有人会建议对强迫性打扫卫生这样的行为要严厉对待,可人们为什么会建议对吸毒成瘾者这么做呢

究其原因,还是没有理解成瘾的本质和心理机制。就导致了不少患者家属,一得知自己的亲人在吸毒,不留余地的采取离婚、报警等极端做法。如果你在绿橙丝带网站上有留意过每篇文章后的网友留言的话,你会看到不少留言是怨声载道、恶言以对的。这种对吸毒行为及吸毒者具有评判定义的观点在近代史上上却都屡见不鲜

强迫性打扫卫生这样的行为,一般不会对他人造成伤害,所以,人们很容易对这种行为的人表示同情,并愿意伸出援手,而绝不会轻视或远离他们。但是,如果一个人的行为对周围的人造成了伤害,他就会容易被人有意无意地视为自私甚至不道德的人。而这种观点又因为成瘾行为不计后果的延续而得到加强。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很容易表现出以偏概全得义愤填膺,其思维过程一般是这样:“我理解吸毒是一个很难应付的问题。可是,不管怎样,他在伤害自己周围的人,这些人是他本应关心并且也很依赖他的人。问题再难也得解决,她就是不应该这样对待自己爱的人。”

一旦有这样的念头,人们就很难对吸毒患者或自己因之而遭受的痛苦保持冷静客观的态度。把吸毒患者当做害群之马来对待,看起来似乎合理而公正,对其严厉也就变成了一种看似必然的选择。

还有一种与此相关的倾向,若你不理解吸毒成瘾的本质,对吸毒行为充满沮丧和愤怒,那么你就会认为吸毒患者不仅不通情理,而且麻木不仁:“我都跟他谈过很多遍了,可他就是不听,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对自己和别人都不管不顾。”

对这些感受及反应,我们都有深入的体会。与吸毒患者共同生活经常令人沮丧、愤怒、悲哀和郁闷。可是,这些消极的反应对帮助我们所爱的人解决他们面临的问题都没有任何好处。帮助吸毒患者的第一步是你自己先了解清楚吸毒成瘾是怎么回事并且采取积极应对的态度,这有助于你避免因误解吸毒对你们关系的影响而遭受不必要的痛苦

在对你们之间的关系有一个全面认识的同时,你还得牢记一件非常重要的事。一定要照顾好自己即为你自己也为你所爱的这个人。这对吸毒患者施以严厉的爱是大大不同的。

下面是一个案例:

张先生和赵女士住在市区的一座公寓里,他们有两个孩子,九岁的亮亮和只有七个月的美美。女儿出生后不久,赵女士就开始吸大麻,而且一发不可收拾,过去的半年她几乎每天都要抽。美美的出生意味着赵女士需要辞去高薪职位回到家里,家里的经济状况变得紧张。尽管夫妻俩都很喜欢这个新出生的孩子,但赵女士而言,美美的意外到来是她难以承受的负担。在美美两个月大的时候,赵女士抽上了大麻。

赵女士一抽大麻就变得心神不宁。她对婴儿的照顾只限于满足她的饮食和换尿布,她经常把孩子放在婴儿栏里,放上一些玩具,让她自己玩儿,而赵女士则坐在沙发上抽大麻、看电视。张先生一回家就知道她在抽大麻,对此他非常难过。而当他从亮亮眼里看到困惑和失望时,又感到了同样的不安,因为亮亮一直都很爱母亲。几个月后,张先生告诉赵女士,她不能再这样继续下去了。他强调的不仅是她对婴儿的疏于照顾,还有她给亮亮造成的痛苦。赵女士总说自己很抱歉,她努力弥补对儿子的伤害,有时候会陪他一起写作业,做他最爱吃的饭,对美美也无微不至的照顾。

可是一切还是照旧。不久,张先生告诉赵女士,如果它要继续抽下去,他就得雇一个保姆在家里照顾她和孩子。赵女士感觉受到了侮辱,她对此非常愤怒。张先生理解她的感受,他自己也很难过。这也是他之前迟迟没有下达最后通牒的原因。可是,为了整个家,他现在已经别无选择。他还向赵女士说,如果事态继续这样发展下去,他们就不能再住一起了。他要考虑让她回娘家去,而他则会请一个保姆来和他一起照这个家。她在家里抽大麻的日子必须结束。

赵女士此时也陷入了困境。她觉得自己已经无法停止吸大麻了,可她又不想因此而失去家庭,所以她每天要吸大麻前就先把婴儿交给张先生雇来的保姆,然后自己去附近的地方吸食大麻,她几乎还是每天都要抽上几口。

赵女士自己无法戒大麻,张先生的最后通牒也同样无法奏效。她原来在家里抽大麻时,对儿女的照顾本来就不够,现在到外面吸,对孩子就更加疏远了。这令所有人都很伤心。可是再怎么伤心也比不上在孩子面前抽大麻造成的伤害。张先生采取的行动是对的,他并不是有意要对赵女士“严厉”,严厉与此无关。他是在保护自己和孩子,同时也在保护赵女士。让她在清醒时面对孩子,远比她在家里破坏自己的形象,增加整个家庭的紧张气氛要强得多。

有时候,惩罚无法为任何人带来好处,尤其是在对待吸毒成瘾患者,谴责和惩罚都不适用,但对保护自己确始终有意义。我们希望对方改变自己的行为,但他们通常不会因为害怕受到惩罚而做出改变,而是当他们看到了其他更好的选择,能够以更低的代价,更少伤害他人的情况下满足自己需要。

“纵容”

有关“纵容”,我们可以这样子描述:如果你帮助吸毒患者避免吸毒行为产生的负面结果你就是在纵容,其实这就是允许或鼓励他的吸毒行为,下面是一个常见的例子:

王先生吸食冰毒成瘾,有时候他在周一至周五时间也吸毒,他知道这么做会影响工作,因为等到冰毒的劲头过后,人会非常疲惫,一觉能睡到下午。如果老板知道他旷工是因为这个原因,他很有可能就会被辞退了,所以他的妻子付女士经常打电话替他请病假。付女士的朋友劝她不要这样做,不能因为防止其后果的出现(即王先生的失业)而太过包庇,她等于是在纵容他吸冰毒,那么,付女士的朋友这样说对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只需清楚一件事:“纵容”基本上与“严厉的爱”相反。

“严厉的爱”这种观点的基础是,吸毒行为可以通过对吸毒者严加管教而使其有所收敛。这种观点讲不通,因为如果不良后果能阻止吸毒行为,就没人会吸毒了。我们知道,吸毒成瘾所产生的驱动力并不会轻易地受到不良后果的抑制。所以,采取“严厉的爱”相反的做法,即帮助掩饰成瘾者避免不良后果发生的行为,也同样无济于事。成瘾产生的驱动力也不会因为没有后果而有所减弱。付女士为王先生请病假对他的吸毒行为不会有任何好处。但是如果她不替他请病假,对他的成瘾也一样不会有什么好处。那么,她该怎么办呢?

弄清吸毒成瘾者的伴侣或家人该怎么做才最明智,是一件需要拿捏分寸的事(较难规范界限)。正如我们常说的,每一个吸毒患者的生活环境都不同,所以没有一种戒毒方法可以对每一个吸毒患者都有效。

例如:有时,对患者进行一定程度的冷落确实会起作用,但这不是惩罚,而是一种使其意识到问题严重性的方法。有时告诉自己爱的人,只要他(她)还继续吸毒,他们就不见或不理(她),暂时可对家庭或成员有所益处。这是因为设定的界限是以语言以外的方式传达给患者的。人们对行动的回应,经常要多过对语言的回应,不仅因为行动会产生强烈的改变,还因为语言只是沟通并不直接产生结果。采取行动能对人产生一种警醒的效果,使其从不同角度反省自己。不过,这与谴责或惩罚都没有关系。它只是在语言无力传达信息时采取的必要的界限设定。

对纵容也可以进行同样的推理。如果我们相信,付女士替丈夫王先生请病假的结果,是王先生能够更清楚自己吸毒问题的严重性。那么,我们反而应当鼓励付女士替他请病假。这样的试验无需很久。王先生现在处于试用期,如果他的态度有所改变,那么,他也许能改变自己的行为以保住这份工作,尽管这并不意味着他的吸毒成瘾疾病被治好了。也许王先生的改变只能做到按时上班,不至于耽误了重要的事情。

如果付女士不再给王先生请病假,而他还是不思悔改,那么付女士就要做出艰难的选择。她要考虑她的选择对自己和王先生,以及他们的家庭都产生最好的结果。不管怎样,尽管请病假会纵容他,她理应停止这么做,但她在选择时需要多多考虑。

例如,如果付女士继续给王先生请病假,那么她在保全了他的工作的同时,也保住了家庭的收入。这也许是目前最好的选择。是否为王先生掩饰可能与他吸毒行为没有关系,至少这样做的结果使家庭的经济状况暂时得到了保护。这同时也给了付女士缓冲的时间,让她考虑与王先生共同生活的其他决定,也许要设定其他形式的界限,或者最好是创造足够多的时间,让王先生就自己的吸毒成瘾疾病寻求帮助。这种帮助形式各种各样,可以督促他多在绿橙丝带网站上学习,可以去找专业人士帮忙,底线是,任何有关纵容的决定都要考虑周全,不能一概而论。人各不同,其所处的关系和处境也不同。要就事论事多变通产生好的效果为主。对于青少年尤其如此。

患者须知道:充分利用家庭的力量将成为你对付毒品成瘾的最强工具!成功戒毒就是你能为你家庭带去的最好礼物。

家人须知道:戒毒需要时间和耐心,期间患者会出现多次反复的发作(复吸行为)只是常见的过程,放弃当然更容易,但戒(治疗)毒肯定是前功尽弃。让一个患者戒毒不是单方面(努力)的事情。

(每天都有朋友在问:毒品怎么戒?毒品好戒吗?毒品到底能戒吗?我们想说:毒品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了解!为何你不情愿花点时间去看完绿橙丝带网站中的资料呢?如果你没有这点耐心,谈何戒毒的成功?)

转载请注明绿橙丝带

欢迎提供你的看法和疑问在下方评论处。

咨询